<p id="agect"></p>
    <track id="agect"></track>

  • 脊柱問題
    當前位置:首頁 > 脊柱問題 > 詳細內容
    汽車電腦時代,脊柱沒了曲線美

    來源:本站 時間:2021-11-16 16:35:11 熱度:1942

    來源 |  百川   (ID: 百川脊柱健康學

    作者丨 黃開斌


    本文摘自《脊柱保養手冊》


      猿類的脊柱是直的,受力不能分解,脊柱不能承受頭顱的重壓。猿類脊柱的局部的直造成了整個軀干的曲。所以,猿類伸不直頭,挺不起胸。而人類脊柱的直可以挑得起重擔,經得住走路的振動。人類剛生下來時,脊柱基本上是直的,所以嬰兒不能坐立,更不能站立。三個月能抬頭時,出現脊柱的第一個彎曲—頸曲向前;六個月會坐時,出現第二個彎曲—胸曲向后;一歲會走時,出現第三個彎曲—腰曲向前。到了成人時,脊柱有了第四個彎曲—骶曲。所以,從側面看成人的脊柱呈“S”形的美麗曲線,即存在有了腰曲、胸曲、頸曲和骶曲這四個生理彎曲,這四個方向在不同的局部的曲,使人的身體具有柔韌性和靈活性,能夠做抬頭,挺胸,彎腰等動作。如果,從正后面看,四個彎曲卻組成了脊柱整體相對的直。另外,四個局部的彎曲使脊柱的垂直受力得到了分解,能夠承受頭顱的重量,這樣,曲中有直,直中有曲的脊柱,使人類保持了身體的平衡,所以,人才能夠挺直站立了起來。

      有局部的曲,才有整體的直。同樣,有小事上的曲,才有大節上的直。有非原則問題上的委曲求全,才能長期保持原則上的正直。在策略上能屈能伸,有靈活性,做人才不會太僵硬死板。而這些策略上的曲,是為我們為人整體的正直服務的。如果只有曲,而沒有在原則問題上的直,沒有做人的正氣,人品就會流之于油滑。而整體的直如果沒有局部的曲,就經不住重壓,就容易斷裂。有骨氣的人常被人贊為脊梁骨硬,腰板直,剛直不阿。其實,從解剖學上看,脊柱并不是筆直的,而是直中有曲,曲中有直。所以說,大丈夫能曲能(伸)直,更要曲直得體。

      兩點間以直線最短,但是直線并不一定是最省力的途徑。比如上山要走盤山路以降低坡度。就連人類社會也往往有曲折,出現歷史的重復,在這種重復中,人類以螺旋式的軌跡穩步上升。長江上的波浪借助有峰有谷的曲波推動了江流向前直行。摩天大廈在大風之下,樓頂的擺動要超過幾米。如果建筑過于剛直則不能抗擊大風,所以設計時建筑要有一定的柔韌性。這就是剛中有柔,柔中有剛;過剛者易折,過柔者無骨。

      常言道曲線美,曲能給人以美感。但過曲則媚,過直則陋。曲以直為基準,直以曲為潤飾;以直為骨,以曲為膚;以直為本,以曲為表;直曲相輔,剛柔相濟。老子說:“曲則全,枉則直”,曲和直代表著靈活性和原則性。我們人類的脊柱是一個S形的美麗曲線,是直中有曲,曲中有直。這是一種精巧的生物力學結構,這種曲線增加了脊柱的柔韌性、增強了對震動的緩沖作用。并且在脊椎關節的水平保持了足夠的限制度和穩定性。所以我們的脊柱有一定的彈性,跑跳或參加其它運動時,可以盡量減少對人體,尤其是腦的沖擊作用。

      遺憾的是,當今我們很多人的脊柱已幾乎不再有那種“S”形的美麗的曲線了。


    (責任編輯:安得)

    相關文章
    相關評論

    您是不是忘了說點什么?

    0 條評論
    點擊排行

    Copyriht 2020 by www.ies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脊聯網網站版權所有
    京公網安備:--- 工業和信息化部 京ICP備1903097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