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 時間:2021-03-06 10:07:21 熱度:9750
別太極研創人王朝君(太極布衣)
太極文化的傳承者
太極故事的宣講者
太極內功的修煉者
太極養生的踐行者
太極游龍功推廣者
《太極健康學》獨立學者
1955年生于北京。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后在北京中醫藥大學西學中班進修兩年;北京行政學院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
在三甲醫院從事臨床醫療和醫院管理21年,任主任醫師、院辦主任、副院長。曾任中華醫學會會員、中國醫師學會理事;高級心理咨詢師、高級營養師、高級推拿按摩師。
在央企集團從事機關事務管理工作19年,主管醫療服務和員工健康管理,任醫務處長、副局長。成功開展百萬員工健康調研,編著有《企業員工健康手冊》:發表《員工健康與生產力》、《太極拳在企業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太極拳健康養生的科學性》等數篇論文。
多年潛心國學和傳統文化,修煉太極拳30余年,獲中國武術六段,積極倡導和推廣太極健康養生文化。
2015年退休。繼續從事醫療服務和企業健康管理及太極健康養生文化的研習與教學推廣。多次參加國內外相關會議、論壇等活動。
擔任:國家老齡委健康養生高級顧問、央企聯盟醫療與健康管理專家、北京百川健康研究院副院長、美國IHPM企業健康與生產力研究院特聘教授、美國紐約孔子學院太極養生客座教授、世界太極文化節組委會副秘書長。
當前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生活、工作處于較緊張(太急)狀態。對于學太極拳,慢慢的移動步伐,總感覺太慢!會產生這樣的認識誤區。通過幾十年修煉太極的體悟和總結寫出了《別太極》一書,其中,許多結論都是經過數十年反復琢磨,求證的結果。希望《別太極》會對鍛煉太極者和愛好者有所啟發和助益,通過修煉調整到心態平和,身健體康,并能克服盲目浮躁,追求急功近利的心態。
人生之路坎坷不平,沒有成功標準與捷徑,只需把握陰陽平衡,無論做人做事重在當下——《別太極》!
何為《別太極》?
縱觀歷史,橫看當今,太極文化始終是民族文化之根,也是中華文明之魂。盡管人們的太極文化意識的淡漠,但有史以來,古今中外所有的發明創造都沒有離開太極的范疇,即便是當代的量子力學和計算機,以及航天科技仍然可以從太極原理中找到答案!太極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正像1995年在日內瓦召開的世界科學技術大會上,75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聯合聲明中預見的:”未來人類發展必將由中國的‘易學’,即太極文化所主宰!”那么,人們對太極的認識為什么會如此膚淺呢?追根尋源,還是我們淡忘了太極文化!所以,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在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四個自信中特別強調了“文化自信”,給我們敲響了文化警鐘……
《別太極》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
弘揚太極文化,講好太極故事,以文帶武,修煉太極功法,實現文武雙修,成為懂太極文化的太極武者。
第二個特點:
針對現代人工作緊張生活節奏快,職場競爭激烈,精神壓力過大,以及各方面的困擾,我們運用太極理念和太極思維讓習練者逐步改變觀念,平衡心態,樹立正念,從而使其坦然面對現實,達到別太著急!
第三個特點:
別開生面,改變人生。通過太極文化和太極拳的修煉,開智開悟,提升境界,讓太極成為伴隨人生的良師益友,事業與健康同行,生活幸??鞓?!。
我修煉太極拳的30年,有著深刻的體會。
我認為,太極拳,是太極文化的武術表現形式,它是以易經為基本理論,以道德經為修煉修為的理論,以黃帝內經作為健身康養的修煉體系。
從動作上來講,太極拳是以意念引領下,立身中正,周身一家,以意念帶動肢體,四肢螺旋,是肢體和身體的腔體膨脹所產生的螺旋的運動。
修煉太極拳,主要是要找到太極拳的這種放松、剛柔相繼的這種感覺,使身體處于中正安舒這種狀態,用肢體來表現出內心的這種狀態,使心態變得平和,變得柔軟。這樣我們就實現了養生的狀態,也就是嬰兒的狀態。
修煉太極,是人生的一個過程,沒有止境,所以不要在于會了多少套路,會了多少動作,而是應該追求的是人生的平和、平衡的狀態。因為我們不是為了搏擊,不是為了格斗,是要找到生命的最舒服的狀態。
通過對太極拳的修煉,你會逐步認知自己的身體,找到內在的那種感覺,用太極的理念、太極的思維去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對待事物,你就找到陰陽平衡規律,使自己的生活工作、學習、家庭處于和諧的狀態!
我們要把太極作為自己的良師益友,成為伴著一生的修煉工具,幫助實現事業的成功和健康的身體!練太極雖然不會長命百歲,但能幫助人們健康長壽!
(責任編輯:安得)
2021-03-14
2021-03-07
2021-03-06
2021-03-06
2021-03-05
2020-07-18
Copyriht 2020 by www.ies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脊聯網網站版權所有京公網安備:--- 工業和信息化部 京ICP備19030970號-1
北京百川健康科學研究院 脊柱健康產業創新聯盟 世界脊柱健康聯盟 聯合主辦 脊聯網
投稿郵箱:1348398125@qq.com 手機: 13661171862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