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agect"></p>
    <track id="agect"></track>

  • 信息動態
    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動態 > 詳細內容
    中醫經絡研究獲重大進展 我國學者發現經絡間質通道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20-11-04 20:17:39 熱度:3931

      30日,記者從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獲悉,該所張維波教授團隊近日相繼在大鼠、小型豬等體內經絡中發現組織液定向流動軌跡,這是繼去年在透明魚上發現類經脈組織液定向流動軌跡之后,該團隊的又一重大發現,為進一步證實中醫經絡的存在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證據。


    076229e1e2374b54bd280564e72a494d.jpg


      一直以來,西方醫學界否定中醫科學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在解剖學的層面上“無法證實經絡的存在”,而張維波團隊所提供的研究結論為推翻這一觀點提供了關鍵性的科學證據。張維波團隊在中醫經絡方面研究成果的最新進展正在逐漸完善這一關鍵證據,它或將顛覆世界醫學界對于中醫學科的基本認知,為中醫理論在醫學和科學界獲得認可奠定基礎。


      張維波表示,基于間質是所有細胞組織生存的微環境,經絡間質通道的發現,有助于理解人體營養布輸、代謝物清除和激素、外泌體的傳輸,病原體、炎性因子和癌細胞的轉移,以及通過調節微環境改善細胞和組織功能的治療保健原理,為基礎科學和人類健康做出中國人的貢獻。


      據介紹,團隊人員使用對人體細胞外液中的水有特異性親和的熒光素鈉示蹤劑和熒光照相法,在大鼠身上觀察到沿腹正中線遷移的熒光素鈉線狀軌跡。該軌跡在劍突附近可偏離中線斜向上行,與“七五”攻關期間由針灸所牽頭的經絡研究中發現的同位素锝99沿人體任脈遷移的規律相類似。隨后使用可在體觀察組織形態的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統,發現大鼠體表熒光素鈉遷移軌跡不同深度的組織由膠原纖維、脂肪組織和毛細血管等組織構成,其中的組織間隙較大,并填充著大量混合熒光素鈉的組織液。


      最新的研究在更接近人體的小型豬四肢遠端發現了基本循經的7條熒光素鈉遷移軌跡,平均長度5.13cm。對該軌跡的橫切面進行連續熒光照相發現,熒光素鈉運行在肌肉的間隙之中,其上可達皮膚表面,其下可深至骨面,構成類似河床樣的水通道。使用靜脈顯像儀證明熒光素體表軌跡與淺表靜脈的分布不符,提示經絡的生物學結構可能涉及一種未知的、存在于間質中的組織液通道,簡稱間質通道。上述研究分別發表在今年的《針刺研究》、《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和《中國科學:生命科學》上。(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


    (責任編輯:脊梁)

    相關文章
    相關評論

    您是不是忘了說點什么?

    0 條評論
    點擊排行

    Copyriht 2020 by www.ies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脊聯網網站版權所有
    京公網安備:--- 工業和信息化部 京ICP備19030970號-1